更新时间:2025-09-19
1 前期规划
1.1 各网络平面使用独立交换机组-推荐
1.1.1 方案概述
该方案使用8台S5300G或S6300G信创交换机做接入,组建4组堆叠系统,分别供管理网络、业务网络、数据通信(VXLAN)及存储网络使用。堆叠完成后,超融合上的接口选择“LACP模式聚合,根据四层信息进行负载(Mode: 4)”聚合模式,如下图所示:

对应交换机端口配置静态LACP主动模式聚合口,负载方式选择:“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端口”的四层负载;超时时间选择“短超时(3s)”,如下图所示:

1.1.2 方案拓扑

1.2 业务和VXLAN复用,管理和存储独立
1.2.1 方案概述
该方案需要使用到6台S5300G或S6300G信创交换机,组建3组堆叠,一组堆叠交换机供管理网络使用。一组堆叠交换机供VXLAN网络和业务网络使用、一组堆叠交换机供存储网络使用。堆叠完成后,超融合上的接口选择“LACP模式聚合,根据四层信息进行负载(Mode: 4)”聚合模式,如下图所示:

对应交换机端口配置静态LACP主动模式聚合口,负载方式选择:“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端口”的四层负载;超时时间选择“短超时(3s)”,如下图所示:

1.2.2 方案拓扑

1.3 三网合一(管理、业务、VXLAN),存储独立
1.3.1 方案概述
该方案需要使用到4台S5300G或S6300G信创交换机,组建2组堆叠,一组堆叠交换机供管理网络、业务网络、数据通信网络使用。一组堆叠交换机供存储网络使用。堆叠完成后,超融合上的接口选择“LACP模式聚合,根据四层信息进行负载(Mode: 4)”聚合模式,如下图所示:

对应交换机端口配置静态LACP主动模式聚合口,负载方式选择:“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端口”的四层负载;超时时间选择“短超时(3s)”,如下图所示:

注意:禁止管理网络、业务网络、数据通信网络使用千兆网卡复用,属于非标方案,必须使用2个10GE万兆网口聚合才能保证各平面对带宽的要求。
1.3.2 方案拓扑

1.4 四网合一
1.4.1 方案概述
该方案使用到2台S5300G或S6300G信创交换机做接入,组建1组堆叠,管理网络、业务网络、数据通信网络以及存储网络共同复用一条物理链路使用。堆叠完成后,超融合上的接口选择“LACP模式聚合,根据四层信息进行负载(Mode: 4)”聚合模式,如下图所示:

对应交换机端口配置静态LACP主动模式聚合口,负载方式选择:“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端口”的四层负载;超时时间选择“短超时(3s)”,如下图所示:

说明:单网口不支持四网合一,最大能支持4个物理网口聚合进行四网合一;6.8.0版本支持四网合一的网卡类型如下:Mellanox CX4、Mellanox CX6、intel X710、intel X722、intel E810,且需要服务器主板支持VT-D并开启才能使用四网合一。
1.4.2 方案拓扑

2 详细配置步骤
2.1 整体配置思路
1、查看交换机版本,升级交换机到最新版本,配置本地时间
2、配置堆叠主交换机(堆叠口、堆叠ID、组成员ID、优先级)
3、配置堆叠备交换机(堆叠口、堆叠ID、组成员ID、优先级)
4、堆叠主备交换机都配置完成后,再接上堆叠线,等待堆叠协商
5、堆叠协商完成后,配置多主检测端口
6、将两台交换机的多主检测端口,用一根网线或光纤连接起来
7、按照前期规划,配置各网络平面的聚合口
8、查看堆叠交换机的状态,进行交换机上架检查,备份交换机配置
9、上架后,验证终端的业务是否正常
2.2交换机 升级
2.2.1交换机登录
交换机初次上电后,可通过console口或者以太网管理口来连接设备。强烈推荐使用console口配置,因为很多功能是以太网管理口配置不了的。以下只介绍console口的登录方式。如下以S5300G-52X-EI-48T交换机为例,演示串口方式:
1、使用Console线缆将PC与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接,设备的console口位于交换机左侧,面板标示为“Console”。

2、在PC上打开终端仿真软件(Xshell、SecureCRT、MobaXterm、putty等等)→新建连接→设置连接的端口及通信参数。交换机串口的默认参数如下:
• 波特率(Baud rate):115200
• 数据位(Data bits):8
• 校验方式(Parity):无
• 停止位(Stop bits):1
• 流控方式(Flow Control):无

3、Port(COM口)参数选择依据:PC插上串口线后,打开【计算机管理】→【设备管理器】→【端口】,下拉菜单中显示的“Serial comm Port”,即为Port参数的COM口。如下图所示:

4、以上步骤完成后,就可以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输入enable可以进入交换机用户视图。
Switch> enable
Switch#
2.2.2查看并修改交换机时间
使用下列命令显示当前的时间日期信息
Switch# show clock detail
使用下列命令修改当前的时间日期信息
Switch(config)# clock set datetime 15:37:00 9 12 2025
//手动设置时间为2025年9月12日15点37分
配置示例如下:

2.2.3查看交换机版本
Switch# show version

强烈建议升级到最新的软件版本(目前最新版本为7.5.1.r3)。最新版本相比于低版本,解决了较多已知问题。
2.2.4获取最新版本
最新版本可通过在线机器人查询:https://support.sundray.com.cn/ai

2.2.5备份交换机配置
新设备未做任何配置,可省略此步骤
运行TFTP软件(例如:tftpd64.exe),搭建一个TFTP服务器(注:当前目录可以任意选择,没有要求,下载的备份配置文件将存放在当前目录中。*Server interface为TFTP服务器的IP地址,这个IP地址为本地的网卡地址。)
操作截图如下:

电脑直连MGMT口,配置192.168.1.0/24同网段的地址。使用ping命令测试交换机和TFTP服务器之间网络连通性,操作截图如下:

Switch# dir flash: //查看镜像文件与配置文件

从交换机后台导出配置文件与镜像文件
Switch# copy flash:/startup-config.conf mgmt-if tftp://192.168.1.123
回车,即可完成下载
//如果通过业务口拷贝到 TFTP服务器,则不需要加“mgmt-if”,加上“mgmt-if”表示通过管理网口拷贝
操作截图如下:

2.2.6导入最新版本镜像文件
从TFTP服务器里导入最新的镜像文件到交换机启动文件目录(flash:/boot )下
Switch# copy mgmt-if tftp://192.168.1.123 flash:/boot/SundrayOS-S5300G-v7.5.1.r3.bin
//如果通过业务口拷贝到 TFTP服务器,则不需要加“mgmt-if”,加上“mgmt-if”表示通过管理网口拷贝
回车,即可完成上传
操作截图如下:

2.2.7导入最新版本web镜像文件
从TFTP服务器里导入最新的web镜像文件到交换机 flash:目录下,不是启动文件目录!
Switch# copy mgmt-if tftp://192.168.1.123 flash:/SundrayOS-S5300G-webImage-v7.5.1.r3.bin
//如果通过业务口拷贝到 TFTP服务器,则不需要加“mgmt-if”,加上“mgmt-if”表示通过管理网口拷贝
回车,即可完成上传
操作截图如下:

2.2.8指定下次启动文件
Switch(config)# boot system flash:/boot/SundrayOS-S5300G-v7.5.1.r3.bin //指定下次启动的镜像文件
回车确认
Switch(config)# http server load flash:/SundrayOS-S5300G-webImage-v7.5.1.r3.bin //指定下次启动的web镜像文件
Swich# show boot //检查交换机下次启动文件是否生效

2.2.9重启交换机升级
重启交换机

查看交换机版本,显示升级成功

2.3 堆叠主交换机配置
Switch(config)# stack slot 1 //配置堆叠主机的slot id
% Configuration will not take effect until save configuration and system reload
Switch(config)# stack slot 1 domain 1 //配置堆叠域,主备机需保持一致
% Configuration will not take effect until save configuration and system reload
Switch(config)# stack enable //使能堆叠功能
% Configuration will not take effect until save configuration and system reload.
Switch# reload //重启生效
操作截图如下:

交换机重启完成后: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1-47
Switch(config-if)# shutdown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1-48
Switch(config-if)# shutdown //配置堆叠口,需先禁用端口,否则配置堆叠口时会报错
Switch(config)# interface stack-1-1
Switch(config-if)# member-port eth-1-47
Switch(config-if)# member-port eth-1-48 //配置主机的堆叠口为1-47与1-48口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1-47
Switch(config-if)# no shutdown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1-48
Switch(config-if)# no shutdown //配置完堆叠口,必须重新启用,否则重启后端口还是禁用的状态,导致堆叠协商失败
Switch(config)# stack slot 1 priority 1000 //配置主机的优先级为1000,默认500,数字越大越优先
Switch(config)#stack slot 1 competition-delay 60 //堆叠竞争延迟时长,主机60,备机30
Switch# write //保存配置
操作截图如下:

2.4 堆叠备交换机配置
Switch(config)# stack slot 2 //配置堆叠主机的slot id
% Configuration will not take effect until save configuration and system reload
Switch(config)# stack slot 2 domain 1 //配置堆叠域,主备机需保持一致
% Configuration will not take effect until save configuration and system reload
Switch(config)# stack enable //使能堆叠功能
% Configuration will not take effect until save configuration and system reload.
Switch# reload //重启生效

交换机重启完成后: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2-47
Switch(config-if)# shutdown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2-48
Switch(config-if)# shutdown //配置堆叠口,需先禁用端口,否则配置堆叠口时会报错
Switch(config)# interface stack-2-1
Switch(config-if)# member-port eth-2-47
Switch(config-if)# member-port eth-2-48 //配置备机的堆叠口为2-47与2-48口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2-47
Switch(config-if)# no shutdown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2-48
Switch(config-if)# no shutdown //配置完堆叠口,必须重新启用,否则重启后端口还是禁用的状态,导致堆叠协商失败
Switch(config)#stack slot 2 competition-delay 30 //堆叠竞争延迟时长,主机60,备机30
Switch# write //保存配置
2.5 依次重启主机与备机
1、使用命令 reload ,先重启主机,再重启备机;
2、交换机重启时,需将堆叠线接好。
3、重启完成后,可通过命令 show stack 查看堆叠是否成功:

2.6 配置多主检测与备板管理IP地址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1-40
Switch(config-if)# stack dual-active detect mode direct //配置主机端口直连检测
Warning: The interface will block common data packets, except BPDU packets. Continue? [no]y
按 y 确认,回车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2-40
Switch(config-if)# stack dual-active detect mode direct //配置备机端口直连检测
Warning: The interface will block common data packets, except BPDU packets. Continue? [no]y
按 y 确认,回车
操作截图如下:

Switch(config)# stack dual-active backup ip address 192.168.1.1/24 slot 1
//配置主机管理IP地址,堆叠分裂后可通过MGMT端口访问,排查故障
Switch(config)# stack dual-active backup ip address 192.168.1.2/24 slot 2
//配置备机管理IP地址,堆叠分裂后可通过MGMT端口访问,排查故障
操作截图如下:
2.7 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LLDP功能
信创交换机支持LLDP功能,默认关闭状态。超融合平台从680版本开始支持端口LLDP功能,默认关闭状态。
开启LLDP功能配置如下:
Switch# lldp enable

注意:交换机侧与超融合平台侧两端LLDP功能使能情况必须保持一致!服务器侧与交换机侧任意一端开启LLDP功能,另一端不开启LLDP功能,都会导致超融合平台报错!
2.8 按照规划配置聚合口
堆叠组网的A、B交换机,对外就是一台交换机,一个管理页面。堆叠完成后,需要按照前期规划的组网方案,配置对应网络平面的聚合口(在超融合场景下,就是各网络平面对应交换机的端口)。
此处举例:管理口配置,实际端口以前期规划的管理地址为准。
组网
|
交换机
|
端口
|
主机
|
端口
|
流量类型
|
端口配置
|
放通VLAN
|
堆叠
|
管理堆叠-主交换机
|
GE1
|
Node1
|
ETH1
|
管理
|
access
|
10
|
管理堆叠-备交换机
|
GE1
|
Node1
|
ETH2
|
管理
|
access
|
10
|
管理堆叠-主交换机
|
GE2
|
Node2
|
ETH1
|
管理
|
access
|
10
|
管理堆叠-备交换机
|
GE2
|
Node2
|
ETH2
|
管理
|
access
|
10
|
以下为11口和12口做LACP静态聚合,划分vlan 11的配置示例: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1-11
Switch(config-if)# channel-group 11 mode active //配置静态lacp模式的聚合,端口加入聚合组11
Switch(config-if)# lacp timeout short //配置短超时,默认长超时
Switch(config)# interface eth-1-12
Switch(config-if)# channel-group 11 mode active //配置静态lacp模式的聚合,端口加入聚合组11
Switch(config-if)# lacp timeout short //配置短超时,默认长超时
Switch(config-if)# exit
Switch(config)#hash-field port-channel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方式
Switch(config-hash-field)# ip ipsa ipda sourceport destport //负载分担方式:为源目IP+端口
Switch(config)# interface agg 11 //进入聚合组11的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配置端口为access 模式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配置端口为access vlan11

注意:
1、配置上联核心的聚合口时,若对端核心不支持四层负载(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端口),则信创交换机的互联口需要调整负载分担方式,改为二层负载(源MAC地址与目的MAC地址),不能使用三层负载(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
2、VXLAN的聚合口,需要使用命令“jumboframe enable”开启巨帧,配置如下:

超融合对应的聚合口配置:

2.9 交换机上架检查
在交换机上架前,需要检查交换机堆叠协商是否成功,对应聚合口状态是否正常
使用命令“show stack”查看堆叠是否成功。

使用命令“show stack dual-actice”查看堆叠多主检测配置是否成功。

使用命令“show channel-group summary”查看聚合口协商是否成功。

以上配置检测都做完后,参考3.2.5章节内容,备份最新的交换机配置文件。
3 效果演示
3.1演示方法
交换机堆叠完成正常,两台超融合服务器连接到堆叠主备交换机上,业务运行稳定,按照下面的测试步骤,依次进行测试。
1、将超融合服务器接堆叠主交换机的网口断开,演示完后恢复;
2、将超融合服务器接堆叠备交换机的网口断开,演示完后恢复;
3、将堆叠主交换机的上联口断开,演示完后恢复;
4、将堆叠备交换机的上联口断开,演示完后恢复;
5、将堆叠主交换机重启,演示完后恢复;
6、将堆叠备交换机重启,演示完后恢复。
3.2预期效果
1、将超融合服务器接堆叠主交换机的网口断开,两台超融合设备正常连通;
2、将超融合服务器接堆叠备交换机的网口断开,两台超融合设备正常连通;
3、将堆叠主交换机的上联口断开,两台超融合设备上网没问题;
4、将堆叠备交换机的上联口断开,两台超融合设备上网没问题;
5、将堆叠主交换机重启,两台超融合设备上网没问题;
6、将堆叠备交换机重启,两台超融合设备上网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