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1 声明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它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手册仅作为使用参考。
1.2 资料意见反馈
若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产品手册的任何问题,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反馈意见:
发电子邮件至:
1.3 读者对象
本文档主要适用于以下人员:
• 系统维护工程师
• 调测工程师
• 网络监控工程师
• 现场维护工程师
1.4 符号约定
表1-1命令语法规则
格式 |
意义 |
斜体大写字母 |
命令行参数(命令中必须由实际值进行替代的部分)采用斜体大写字母表示。 |
(x|y|…) |
表示从若干个选项中选取一个。 |
(x|y|…|) |
表示从若干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或者不选。 |
[x|y|…] |
表示从若干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或多个,每个选项可以重复被选择。 |
[x|y|…|] |
表示从若干个选项中选取一个、多个或不选,每个选项可以重复被选择。 |
{x|y|…} |
表示从若干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或多个,每个选项只能被选取一次。 |
{x|y|…|} |
表示从若干个选项中选取一个、多个或不选,每个选项只能被选取一次。 |
<x-y> |
表示从指定范围内选择一个数值。 |
2 登录配置指导
2.1 WEB登录
2.1.1 概述
本章介绍如何配置交换机启动WEB管理功能。
2.1.2 管理网口IP地址和网关配置
在通过WEB管理交换机之前,用户需要通过命令行配置管理网口的IP地址和网关。 例如:
Switch(config)# management ip address 10.13.33.153/21
Switch(config)# management route add gateway 10.13.39.254
默认IP地址为192.168.0.1
2.1.3 用户账户和密码配置
用于WEB管理的用户账号和密码,需要通过命令行配置。 例如:
Switch (config)#username admin privilege 4 password admin
默认用户名和密码为admin,admin
2.1.4 网页登录
打开浏览器(不建议使用IE),输入交换机管理地址,登录页面如图所示。
图2-1登录页面
在登录页面,输入已经创建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则进入主页面,主页面相关参数将在”监控”章节进行描述。
3 监控配置指导
3.1 主页面
3.1.1 概述
本章介绍顶部控制栏、导航栏与主页面(即监控页面)及其参数,包括设备面板、设备信息、设备利用率、设备温度和风扇速比。
3.1.2 顶部控制栏
主界面的顶部为网页的控制栏,如下图所示。
图3-1顶部控制栏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3-1顶部控制栏参数说明
参数项 |
说明 |
1 |
产品型号(以实际产品为准) |
2 |
监控模块(即主页面) |
3 |
配置模块 |
4 |
维护模块 |
5 |
网络模块 |
6 |
保存配置 |
7 |
登录用户名 |
8 |
退出登录 |
3.1.3导航栏
点击“顶部控制栏”的“配置”、“维护”或“网络”按钮,进入对应模块页面,网页左侧分别为“配置模块”导航栏、“维护模块”导航栏以及“网络模块”导航栏,如下图所示。
|
|
|
图3-2配置模块导航栏 |
图3-3维护模块导航栏 |
图3-4网络模块导航栏 |
3.1.4 监控
非堆叠页面
主页面的监控部分,如下图所示。
图3-5监控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3-2监控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监控 |
监控字段 |
自动刷新 |
设置自动刷新的时间,可选项有手动刷新与30秒、60秒以及180秒的刷新间隔 |
立即刷新 |
手动刷新按钮 |
堆叠页面
主页面的监控部分,如下图所示。
图3-6监控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3-3监控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监控 |
监控字段 |
槽位编号 |
堆叠环境下可选的设备槽位编号 |
自动刷新 |
设置自动刷新的时间,可选项有手动刷新与30秒、60秒以及180秒的刷新间隔 |
立即刷新 |
手动刷新按钮 |
3.1.5 设备面板
设备面板,如下图所示。
图3-7设备面板
页面上的端口对应于交换机上实际的物理端口,同时区分光口和电口。端口的状态由图片的颜色来区分,包括“激活”,“未激活”以及“关闭”。
实际端口布局取决于设备型号。
3.1.6 设备信息
设备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3-8设备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3-4设备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参数 |
说明 |
参数 |
说明 |
产品型号 |
交换机产品的型号 |
系统映像 |
启动映像名称 |
序列号 |
交换机系列号 |
所在位置 |
交换机位置 |
Web映像 |
当前Web映像名称 |
MAC地址 |
交换机MAC地址 |
设备名称 |
交换机名称 |
BootRom版本 |
BootRom版本 |
运行时间 |
交换机已运行时间 |
联系方法 |
交换机联系方式 |
硬件版本 |
交换机硬件版本 |
电源1 |
电源1当前状态 |
软件版本 |
交换机软件版本 |
EPLD版本 |
交换机EPLD版本 |
电源2 |
电源2当前状态 |
3.1.7 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显示当前状态下CPU利用率以及内存利用率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3-9设备利用率
3.1.8 设备温度
设备温度显示当前状态下设备温度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3-10设备温度
3.1.9 风扇速比
风扇速比显示当前状态风扇转速与最大转速的比值。风扇速比的状态由颜色来区分,绿色代表正常,红色代表异常,如下图所示。
图3-11风扇速比
4 端口与资源配置指导
4.1 端口状态
4.1.1 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查看与配置端口状态以及端口统计数据。
4.1.2 端口状态
端口状态主页面
点击“配置->端口状态”,进入“端口状态”主页面,本页面显示交换机上各个端口的工作状态,如下图所示。
图4-1端口状态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端口状态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编辑 |
对选取的端口进行管理 |
刷新 |
刷新端口的工作状态 |
端口 |
端口的名称(以实际产品为准) |
状态 |
端口的链路状态(up或down) |
双工 |
端口的双工模式(auto、full或half) |
速率 |
端口的工作速率(auto、10M、100M、1000M、2.5G、5G、10G、25G、40G、50G、100G) |
模式 |
端口的工作模式(L2 mode access、L2 mode trunk或L3 mode) |
类型 |
端口的类型 |
描述 |
端口的描述信息 |
端口管理
点击“配置->端口状态”,进入“端口状态”主页面。然后勾选对应端口的复选框,点击“编辑”按钮,进入“端口管理”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2端口管理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端口管理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选取的需要配置的端口名称 |
端口当前状态 |
端口的当前状态,Up或者Down |
管理状态 |
管理端口的状态,Up或者Down |
L2/L3模式 |
L2 mode下可选取Trunk和Access模式;L3 mode下模式不可选取 |
Jumbo帧 |
选取是否开启接收Jumbo帧 |
速率 |
配置端口的速率,可选项有 自动协商、10M、100M、1000M、2.5G、5G、10G、25G、40G、50G、100G、200G、400G、800G |
描述 |
本次端口配置的描述信息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端口状态”主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端口状态”主页面 |
4.1.3 端口统计
端口统计主页面
点击”配置->端口状态->端口统计”,进入“端口统计”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3端口统计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端口统计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清除统计 |
将所有端口的统计数据全部清除 |
刷新 |
刷新统计数据 |
端口 |
端口名称(以实际产品为准) |
出方向报文统计 |
以报文为单位统计报文发送出去的数量 |
出方向字节统计 |
以字节为单位统计报文发送出去的数量 |
入方向报文统计 |
以报文为单位统计报文接收的数量 |
入方向字节统计 |
以字节为单位统计报文接收的数量 |
操作 |
单个端口查看统计详细,进行刷新或者清除统计 |
端口统计详细
点击”配置->端口状态->端口统计”,进入“端口统计”页面,然后点击编辑,进入到对应端口的“端口统计详细”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4端口统计管理
图4-5端口统计管理续
该页面详细记录了端口详细的发包以及收包的统计数据。
4.2 链路聚合
4.2.1 概述
本章节主要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链路聚合端口。
4.2.2 全局配置
点击“配置->链路聚合->全局配置”进入“全局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6全局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全局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负载分担模式 |
根据选取的复选框,进行不同的负载均衡规则 |
应用 |
保存负载分担模式配置 |
4.2.3 端口配置
端口配置主页面
点击“配置->链路聚合->端口配置”进入“端口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7端口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端口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添加 |
添加一个新的静态链路聚合组 |
删除 |
删除复选框选取的聚合组 |
刷新 |
刷新聚合组的状态 |
聚合组 |
聚合组名称 |
模式 |
聚合组工作模式,“static”或者”dynamic” |
组状态 |
聚合组的工作状态,L2或者L3 |
端口捆绑 |
聚合组与MAC地址进行捆绑 |
端口 |
聚合组的端口数量 |
操作 |
对聚合组进行管理 |
添加静态链路聚合组
点击“配置->链路聚合->端口配置”进入“端口配置”页面。然后点击“添加”按钮,进入“静态链路聚合”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8添加聚合组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添加静态链路聚合组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聚合组 |
前缀固定为agg,输入合法范围0-63(以实际产品为准) |
聚合组成员端口 |
勾选复选框添加成员端口(以实际产品为准)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端口配置”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端口配置”页面 |
管理聚合组
点击“配置->链路聚合->端口配置”进入“端口配置”页面。然后点击对应的聚合组的编辑按钮,进入到“静态链路聚合”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9管理聚合组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管理链路聚合组的参数描述
参数 |
说明 |
聚合组 |
该聚合组的名称(以实际产品为准) |
聚合组成员端口 |
选取复选框去改变成员端口(以实际产品为准) |
应用 |
保存本次编辑并返回至“端口配置”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端口配置”页面 |
4.3 风暴控制
4.3.1 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风暴控制端口
4.3.2 查看风暴控制端口
点击”配置->风暴控制“进入”风暴控制“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10查看风暴控制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风暴控制主页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编辑 |
对勾选的复选框端口进行管理 |
刷新 |
刷新端口的状态 |
端口 |
端口的名称 |
单播模式 |
风暴控制的单播模式,分为“disable”、“PPS”或“百分比” |
单播值 |
单播值,PPS:0-1000000000之间且是1000的倍数,百分比:0.00-100.00 |
广播模式 |
风暴控制的广播模式,分为“disable”、“PPS”或“百分比” |
广播值 |
广播值,PPS:0-1000000000之间且是1000的倍数,百分比:0.00-100.00 |
组播模式 |
风暴控制的组播模式,分为“disable”、“PPS”或“百分比” |
组播值 |
组播值,PPS:0-1000000000之间且是1000的倍数,百分比:0.00-100.00 |
操作 |
对单个端口进行管理 |
4.3.3 管理风暴控制端口
在“风暴控制”主页面,勾选复选框,点击“编辑”按钮或点击“操作”字段下的“编辑”按钮,进入管理“风暴控制”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11编辑风暴控制端口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编辑风暴控制端口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正在编辑的端口名 |
单播模式 |
风暴控制的单播模式,分为“关闭”、“PPS”或“百分比” |
单播值 |
单播值,PPS:0-1000000000之间且是1000的倍数,百分比:0.00-100.00 |
广播模式 |
风暴控制的广播模式,分为“关闭”、“PPS”或“百分比” |
广播值 |
广播值,PPS:0-1000000000之间且是1000的倍数,百分比:0.00-100.00 |
组播模式 |
风暴控制的组播模式,分为“关闭”、“PPS”或“百分比” |
组播值 |
组播值,PPS:0-1000000000之间且是1000的倍数,百分比:0.00-100.00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风暴控制”主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风暴控制”主页面 |
4.4 流量控制
4.4.1 概述
本章节主要描述如何查看和配置流量控制。
4.4.2 查看流量控制
点击“配置->流量控制”,进入“流量控制”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12流量控制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0查看流量控制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编辑 |
编辑勾选的端口 |
刷新 |
刷新流量控制显示的状态 |
端口 |
端口的名称 |
接收配置 |
接收配置的状态,“on”或者“off“ |
接收状态 |
接收状态,“on”或者“off“ |
发送配置 |
发送配置的状态,“on”或者“off“ |
发送状态 |
发送状态,“on”或者“off“ |
接收统计 |
接收暂停帧统计的数量 |
发送统计 |
发送暂停帧统计的数量 |
操作 |
配置单个端口 |
4.4.3 配置流量控制
点击“配置->流量控制”,进入“流量控制”主页面。然后点击“编辑”按钮去配置选中的接口或者点击某一个接口对应的“编辑”按钮,进入“流量控制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13配置流量控制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1配置流量控制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正在配置的端口名称 |
接收功能 |
配置接收功能,打开或者关闭 |
发送功能 |
配置发送功能,打开或者关闭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流量控制”主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流量控制”主页面 |
4.5 端口隔离
4.5.1 概述
本章介绍如何配置和查看端口隔离状态。
4.5.2 全局配置
点击“配置->端口隔离->全局配置”,进入“全局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14端口隔离全局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2端口隔离全局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隔离模式 |
配置端口隔离模式,二层或是全部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 |
4.5.3 端口配置
点击“配置->端口隔离->端口配置”,进入“端口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15端口隔离端口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3查看端口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编辑 |
配置勾选的端口,勾选端口为全选 |
刷新 |
刷新端口配置状态 |
端口 |
端口名称 |
端口隔离组 |
该端口所属的端口隔离组 |
操作 |
管理单一端口 |
4.5.4 端口隔离管理
点击“配置->端口隔离->端口配置”,进入“端口配置页面”。然后勾选端口,点击“编辑”按钮,或者直接点击对应端口的“编辑”按钮进入“端口隔离管理“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16端口隔离管理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4端口隔离管理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正在管理的端口名称 |
端口隔离使能 |
端口隔离功能,“开启”或“关闭” |
端口隔离组 |
如果启用端口隔离功能,输入端口隔离组(1-16)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端口配置”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端口配置页面”页面 |
4.6 端口监测
4.6.1 概述
本章节描述如何查看和配置端口检测功能。
4.6.2 参数配置
点击“配置->端口监测”,进入“端口监测”主页面。在这个页面,你能够管理参数配置以及检测配置。
参数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4-17参数配置
参数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4-15参数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Link-flap:Counts |
在Link-flap参数的“Seconds”秒内,最大端口down或者up次数,参数范围1-100,默认值为10 |
Link-flap:Seconds |
Link-flap周期,范围1-120,默认值为10 |
Fdb-loop:Count |
最大MAC地址漂移次数,范围3-50,默认值为10 |
Exclude-vlan |
不记录该vlan的漂移次数,范围1-4094,默认值为无 |
Recovery time:Secounds |
恢复端口errdisabled状态的时间间隔(30~86400, 默认:300) |
4.6.3 监测配置
点击“配置->端口监测”,进入“端口监测”主页面。在这个页面下,下拉滚动条,监测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4-18监测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6监测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原因 |
端口监测的功能名 |
监测 |
是否开启该监测功能,不可选取的监测功能为一直保持开启状态 |
恢复 |
当端口触发errdisabled状态,它标识是否自动恢复,N/A表示该监测没有此恢复功能 |
应用 |
保存参数配置和监控配置 |
4.7 VLAN
4.7.1 概述
本章节主要介绍如何查看与管理“VLAN状态”、“VLAN IF”以及“Access/Trunk端口”。
4.7.2 VLAN状态
VLAN状态主页面
点击“配置->VLAN->VLAN状态”,进入VLAN状态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19VLAN状态主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7VLAN状态主页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VLAN 添加/删除 |
管理VLAN对其进行添加或删除操作 |
刷新 |
刷新所有VLAN的状态 |
VLAN ID |
VLAN标识符 |
状态 |
VLAN的状态,可以为”Active”或”Suspend” |
MAC学习 |
MAC学习功能,可以为“Enable”或”Disable” |
动作 |
当MAC学习条目数达到最大值时进行的操作,可以是“Discard”、“Forward”或“Warn” |
MAC学习最大条目 |
MAC最大学习条目数,范围0-65535,默认为0表示不作限制 |
成员端口 |
该VLAN包含了哪些成员端口 |
描述 |
对该VLAN的描述信息 |
操作 |
对该VLAN进行详细配置 |
单个VLAN 添加和删除
点击“配置->VLAN->VLAN状态->VLAN 添加/删除”,进入添加/删除VLAN & VLAN范围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20添加/删除VLAN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8添加/删除VLAN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配置模式 |
配置模式,“单个”或“范围” |
VLAN ID |
需要配置的VLAN标识符,范围2-4094 |
描述 |
如果是添加VLAN,对该VLAN的描述。 |
添加 |
添加该VLAN并返回至“VLAN状态”页面 |
删除 |
删除该VLAN并返回至“VLAN状态”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VLAN 状态”页面 |
VLAN范围添加和删除
点击“配置->VLAN->VLAN状态->VLAN 添加/删除”,进入添加/删除VLAN & VLAN范围页面,“配置模式”选取为“范围”,如下图所示。
图4-21添加/删除VLAN范围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9添加/删除VLAN范围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配置模式 |
可以是配置单个VLAN, 也可以配置一个连续范围的VLAN |
VLAN ID |
需要配置的VLAN标识符范围(2-4094) |
添加 |
添加该范围VLAN并返回至“VLAN 状态”页面 |
删除 |
删除该范围VLAN并返回至“VLAN 状态”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VLAN 状态”页面 |
VLAN详细配置
点击“配置->VLAN->VLAN状态->编辑”,进入”VLAN详细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22VLAN详细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0VLAN详细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VLAN ID |
正在配置的VLAN ID标识符 |
成员端口 |
该VLAN的成员端口 |
VLAN状态 |
VLAN的工作状态,“启用”或者“关闭” |
MAC学习 |
MAC学习功能,“启用”或者“关闭” |
MAC学习限制动作 |
MAC学习条目达到最大时,进行的操作,“丢弃”、“转发”或“告警” |
MAC学习最大条目 |
MAC学习最大条目数,范围0-65535,0表示不作限制 |
描述 |
对该VLAN的描述信息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VLAN状态”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VLAN状态”页面 |
4.7.3 VLAN IF端口
VLAN IF端口主界面
点击“配置->VLAN->VLAN IF端口“,进入“VLAN IF”端口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23VLAN IF端口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1VLAN IF端口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添加 |
添加VLAN IF端口 |
删除 |
删除复选框勾选的VLAN IF端口 |
刷新 |
刷新VLAN IF端口 |
VLAN IF端口名称 |
VLAN IF的名称 |
IPv4地址 |
IPv4地址 |
操作 |
对该VLAN IF进行编辑 |
添加VLAN IF端口
点击“配置->VLAN->VLAN IF端口->添加VLAN IF端口“,进入VLANIF端口管理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24添加VLAN IF端口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2VLAN IF端口管理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VLANIF端口ID |
VLAN标志符,范围1-4094 |
IPv4地址 |
IPv4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 |
掩码 |
掩码位数,0-32位(可选)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VLAN IF”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VLAN IF”界面 |
删除VLAN IF端口
点击“配置->VLAN->VLAN IF端口“,进入VLAN IF端口页面,勾选需要删除对应的端口,点击”删除“按钮,并点击确定,完成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25删除VLAN IF端口
编辑VLAN IF端口
点击“配置->VLAN->VLAN IF端口“,再点击“编辑”按钮,进入”VLAN IF端口管理“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26配置VLAN IF端口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3VLAN IF端口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VLANIF端口ID |
VLAN标志符,范围1-4094 |
IPv4地址 |
IPv4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 |
掩码 |
掩码位数,0-32位(可选)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VLAN IF”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VLAN IF”界面 |
4.7.4 Access/Trunk端口
Access/Trunk端口主页面
点击“配置->VLAN->Access/Trunk端口“,进入“Access/Trunk端口”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27Acess/Trunk端口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4Access/Trunk端口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编辑 |
对所选的端口进行编辑 |
刷新 |
刷新Access/Trunk端口状态 |
端口 |
端口的名称 |
模式 |
端口的模式,“access”或”trunk“ |
PVID |
基于端口的VLAN标志符 |
加入的VLAN |
如果该VLAN链路类型是“Trunk”,加入的VLAN是允许通过的列表。如果VLAN链路类型是”Access”, 该端口接收到的有标签或无标签的帧会打上该VLAN ID |
操作 |
配置该端口 |
配置Access/Trunk端口
点击“配置->VLAN->Access/Trunk端口“,勾选对应端口的复选框点击“编辑”按钮,或者直接点击某一端口的“编辑”操作,进入“配置Access/Trunk端口”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28配置Acess/Trunk端口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5配置Access/Trunk端口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正在配置的端口名称 |
端口模式 |
端口的模式,“access”或“trunk” |
PVID |
基于端口的VLAN标识符(1-4096) |
Permit VLAN |
允许通过的VLAN标识符(1~4094, 例如: 2-5,7,9-11)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Access/Trunk端口”页面 |
返回 |
直接返回至“Access/Trunk端口”页面 |
4.8 VLAN分类
4.8.1 概述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VLAN分类。
点击“配置->VLAN分类”,进入“VLAN分类”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29VLAN 分类主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6VLAN分类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VLAN分类规则 |
显示VLAN分类规则信息 |
VLAN分类组 |
显示VLAN分类组信息 |
VLAN分类用途 |
显示VLAN分类用途信息 |
4.8.2 添加VLAN分类规则
点击“管理->VLAN 分类”, 在“VLAN分类规则”栏中点击“添加”按钮,进入到“VLAN分类规则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30VLAN 分类规则设置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7添加VLAN分类规则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规则ID |
该规则的标识符(0-4095) |
规则类型 |
该规则的类型,“IP地址”、“MAC地址”或“协议” |
IP地址|MAC地址|协议 |
当规则类型为”IP地址”时,输入点分十进制IPv4地址当规则类型为“MAC地址”时,输入点分十六进制的MAC地址当规则类型为“协议”时,支持的协议有”arp”、“ip”、“mpls”、“mpls-mcast”、“pppoe”以及“rarp” |
VLAN ID |
VLAN标识符(1-4094)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VLAN 分类”主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VLAN 分类”主页面 |
4.8.3 删除分类规则
点击“配置->VLAN 分类”进入“VLAN 分类“主页面,在”VLAN分类规则“栏中,选中需要删除的规则ID复选框,点”删除“按钮,并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31删除VLAN分类规则页面
4.8.4 添加VLAN分类组
点击“配置->VLAN 分类”,进入”VLAN 分类”主页面,在“VLAN分类组”栏下点击“添加”按钮,进入”VLAN分类组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32添加VLAN分类组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8添加VLAN分类组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组ID |
该VLAN分类组的标识符(0-31) |
规则ID |
规则标识符, (0-4095)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VLAN 分类”主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VLAN 分类”主页面 |
4.8.5 删除VLAN分类组
点击“配置->VLAN分类”,进入“VLAN 分类“主页面,在”VLAN分类组“栏中,选中需要删除的组的复选框,点击”删除“按钮,并点击”确认“即可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33删除VLAN分类组页面
4.8.6 添加VLAN分类用途
点击“配置->VLAN 分类”,进入”VLAN 分类”主页面,在“VLAN分类用途”栏下点击“添加”按钮,进入”VLAN分类用途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34添加VLAN分类用途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29添加VLAN分类用途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需要添加VLAN分类用途的端口(可选) |
组ID |
VLAN分类用途的组ID |
基于类型 |
基于类型的用途,“ip”、“mac”或“协议”,当类型为“协议”时,组ID必须为31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VLAN 分类”主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VLAN 分类”主页面 |
4.8.7 删除VLAN分类用途
点击“配置->VLAN分类”,进入“VLAN 分类“主页面,在”VLAN分类用途“栏中,选中需要删除的端口的复选框,点击”删除“按钮,并点击”确认“即可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35删除VLAN分类用途页面
4.9 MAC
4.9.1 概述
点击“配置->MAC”,进入“MAC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36MAC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MAC。交换机设备内有一张MAC地址表,简称MAC表。MAC表记录了交换机设备的所有接口连接的所有设备的MAC地址。在转发数据时,交换机设备根据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查询MAC表,快速定位出接口,从而减少广播。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0MAC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 地址表 |
MAC 地址表配置 |
MAC 全局配置 |
MAC 老化时间配置 |
MAC 学习 |
MAC 学习配置 |
静态MAC地址表 |
静态MAC地址表配置 |
黑洞MAC地址表 |
黑洞MAC地址表配置 |
端口安全 |
端口安全配置 |
静态安全MAC地址表 |
静态安全MAC地址表配置 |
4.9.2 MAC 地址表配置
查询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MAC 地址表”,进入“MAC 地址表信息“界面,点击查询,如下图所示。
图4-37查询MAC地址表信息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1MAC 地址表信息查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表项类型 |
MAC 地址类型,包括了全部、动态、安全、静态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VLAN |
配置在MAC地址上的VLAN号(1-4094) |
端口类型 |
接口类型,包括了全部、以太网、链路聚合 |
端口 |
配置MAC地址的端口 |
查询 |
查询mac表信息 |
显示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MAC 地址表”,进入“MAC 地址表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38显示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2MAC 地址表信息显示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VLAN |
配置在MAC地址上的VLAN号 |
端口 |
显示端口名字 |
表项类型 |
MAC 地址类型,包括了动态、安全、静态 |
4.9.3 MAC 老化时间配置
点击“MAC->MAC 全局配置”,进入“MAC全局配置“界面,点击应用,如下图所示。
图4-39MAC 老化时间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3MAC 老化时间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老化时间 |
MAC 地址的老化时间(范围:0,10~1000000 秒; 默认: 300 秒) |
应用 |
保存配置 |
4.9.4 MAC 学习配置
点击“MAC->MAC 学习”,进入“MAC 学习“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40MAC 学习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4MAC 学习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显示端口名字 |
MAC学习 |
显示端口当前MAC学习状态 |
操作 |
显示MAC学习状态能被编辑 |
编辑 |
显示接口MAC学习状态能被编辑 |
刷新 |
显示更新页面 |
点击操作,“编辑”,进入“MAC 端口学习“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41MAC端口学习编辑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5MAC 端口学习编辑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显示端口名字 |
MAC学习 |
显示端口当前MAC学习状态,启用或关闭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MAC学习界面 |
4.9.5 静态MAC地址表配置
添加静态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静态MAC地址表”,进入“静态MAC地址表“界面,点击添加,如下图所示。
图4-42添加静态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6添加静态MAC 地址表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VLAN |
配置在MAC地址上的VLAN号(1-4094) |
端口类型 |
接口类型,包括了以太网、链路聚合 |
端口 |
配置MAC地址的端口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静态地址表页面 |
删除静态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静态MAC地址表”,进入“静态MAC地址表“界面,点击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43删除静态MAC地址表信息
查询静态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静态MAC 地址表”,进入“静态MAC 地址表“界面,点击查询,如下图所示。
图4-44查询静态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7静态MAC 地址表查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VLAN |
配置在MAC地址上的VLAN号(1-4094) |
端口类型 |
接口类型,包括了全部、以太网和链路聚合 |
端口 |
配置MAC地址的端口 |
查询 |
查询静态mac表信息 |
显示静态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静态MAC 地址表”,进入“静态 MAC 地址表“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45显示静态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8静态MAC 地址表显示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VLAN |
配置在MAC地址上的VLAN号 |
端口 |
显示端口名字 |
表项类型 |
MAC 地址类型,包括了动态、安全、静态 |
4.9.6 黑洞MAC地址表配置
添加黑洞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黑洞MAC地址表”,进入“黑洞MAC地址表“界面,点击添加,如下图所示。
图4-46添加黑洞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39添加黑洞MAC 地址表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黑洞地址表页面 |
删除黑洞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黑洞MAC地址表”,进入“黑洞MAC地址表“界面,点击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47删除黑洞MAC地址表信息
查询黑洞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黑洞MAC 地址表”,进入“黑洞MAC 地址表“界面,点击查询,如下图所示。
图4-48查询黑洞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0黑洞MAC 地址表查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查询 |
查询黑洞mac表信息 |
显示黑洞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黑洞MAC 地址表”,进入“黑洞MAC 地址表“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49显示黑洞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1黑洞MAC 地址表显示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表项类型 |
MAC 地址类型,包括了动态、安全、静态 |
4.9.7 端口安全配置
点击“MAC->端口安全”,进入“端口安全“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50端口安全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2端口安全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显示端口名字 |
端口安全 |
显示端口上当前端口安全状态 |
端口保护模式 |
显示端口上当前保护模式 |
最大MAC地址 |
显示端口上最大MAC地址学习数量 |
操作 |
显示端口安全状态可以编辑 |
点击操作,“编辑”,进入“端口安全“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51端口安全编辑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3MAC 端口安全编辑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显示端口名字 |
端口安全 |
显示端口上当前端口安全状态,关闭或启用 |
端口保护模式 |
显示端口上当前保护模式,保护、限制或关闭 |
最大MAC地址学习 |
显示端口上最大的MAC地址学习(0~16384, 默认1)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端口保护界面 |
4.9.8 静态安全MAC地址表配置
添加静态安全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静态安全MAC地址表”,进入“静态安全MAC地址表“界面,点击添加,如下图所示。
图4-52添加静态安全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4添加静态安全MAC 地址表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VLAN |
配置在MAC地址上的VLAN号(1-4094) |
端口类型 |
接口类型,包括了以太网 |
端口 |
配置MAC地址的端口(可选)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静态安全MAC 地址表页面 |
删除静态安全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静态安全MAC地址表”,进入“静态安全MAC地址表“界面,点击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53删除静态安全MAC地址表信息
查询静态安全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静态安全MAC 地址表”,进入“静态安全MAC地址表“界面,点击查询,如下图所示。
图4-54查询静态安全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5静态安全MAC 地址表查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VLAN |
配置在MAC地址上的VLAN号(1-4094) |
端口类型 |
接口类型,包括了全部、以太网口 |
端口 |
配置MAC地址的端口(可选) |
查询 |
查询静态安全mac表信息 |
显示静态安全MAC地址表信息
点击“MAC->静态安全MAC 地址表”,进入“静态安全MAC 地址表“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55显示静态安全MAC地址表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6静态安全MAC 地址表显示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地址表中的MAC地址 |
VLAN |
配置在MAC地址上的VLAN号 |
端口 |
显示端口名字 |
表项类型 |
MAC 地址类型,包括了动态、安全、静态 |
4.10 生成树
4.10.1 概述
点击“配置->生成树”,进入“生成树”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56生成树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生成树。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7生成树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生成树信息 |
显示生成树信息 |
全局配置 |
配置全局配置 |
生成树端口 |
显示生成树端口 |
MST域 |
MST域配置 |
4.10.2 生成树信息
点击“生成树->生成树信息”,进入“生成树信息”界面,生成树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4-57生成树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8生成树信息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根桥优先级 |
显示根桥优先级 |
根桥地址 |
显示根桥地址 |
根桥Hello时延 |
显示根桥Hello时延 |
根桥最大老化时间 |
显示根桥最大老化时间 |
根桥转发延迟 |
显示根桥转发延迟 |
公共和内部生成树路径开销 |
显示公共和内部生成树路径开销 |
公共和内部生成树优先级 |
显示公共和内部生成树优先级 |
根桥优先级 |
显示桥优先级 |
桥地址 |
显示桥地址 |
桥Hello时延 |
显示桥Hello时延 |
桥最大老化时间 |
显示桥最大老化时间 |
桥转发延迟 |
显示桥转发延迟 |
桥老化时间 |
显示桥老化时间 |
边缘端口BPDU过滤 |
显示边缘端口BPDU过滤使能状态 |
边缘端口BPDU保护 |
显示边缘端口BPDU保护使能状态 |
点击“生成树->生成树信息”,进入“生成树信息”界面,优先级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4-58优先级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49生成树优先级信息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实例 |
显示实例号 |
路径开销 |
显示实例路径开销 |
优先级 |
显示实例优先级 |
点击“生成树->生成树信息”,进入“生成树信息”界面,端口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4-59端口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0生成树端口信息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实例 |
实例号 |
端口 |
实例的端口号 |
端口角色 |
端口状态 |
STP状态 |
显示生成树的端口状态 |
路径开销 |
显示实例中端口内部路径开销 |
优先级.端口号 |
实例中端口内部优先级和端口号 |
类型 |
链路类型 |
4.10.3 全局配置
点击“生成树->全局配置”,进入“全局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60全局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1全局配置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STP |
使能或去使能STP(默认:关闭) |
BPDU保护 |
使能或去使能全局BPDU保护(默认:关闭) |
BPDU过滤 |
使能或去使能全局BPDU过滤(默认:关闭) |
STP模式 |
交换机配置的特殊生成树类型,包括STP RSTP MSTP(默认RSTP) |
路径开销标准 |
选择路径开销计算的标准,包括dot1t dot1d-1998(默认dot1t) |
最大老化时间 |
旧信息保存的最长时间(6~40, 默认20) |
最大跳数 |
报文经过交换机转发的最大次数(1~40, 默认20) |
Hello时延 |
根桥广播“hello”信息的间隔(1~10, 默认2) |
转发时延 |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从阻塞状态转为转发状态需要等待双倍的转发时延(4~30, 默认15) |
实例 |
为根类型选择实例号(0-4094) |
优先级 |
网桥优先级用于选举根设备(0~61440, 默认32768) |
Apply |
保存配置 |
4.10.4 生成树端口
显示端口状态
点击“生成树->生成树端口”,进入“生成树端口”端口状态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61显示端口状态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2生成树端口状态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端口名字 |
边缘端口 |
显示边缘端口状态 |
BPDU保护 |
显示BPDU保护状态 |
BPDU过滤 |
显示BPDU过滤状态 |
根保护 |
显示根保护状态 |
环路保护 |
显示环路保护状态 |
STP |
显示STP状态 |
操作 |
编辑 |
编辑生成树端口
点击“生成树->生成树端口->编辑”,进入编辑生成树端口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62编辑生成树端口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3编辑生成树端口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端口名字 |
STP |
设置STP状态,启用或关闭 |
边缘端口 |
设置边缘端口状态,启用则不参与生成树计算,启用或关闭 |
BPDU保护 |
设置BPDU保护状态,启用则边缘端口收到BPDU报文将shutdown,启用或关闭 |
BPDU过滤 |
设置BPDU过滤状态,启用则端口不接受BPDU也不发送BPDU,启用或关闭 |
根保护 |
设置根保护状态,启用或关闭 |
环路保护 |
设置环路保护状态,启用或关闭 |
实例 |
设置实例号(0-4094) |
优先级 |
设置优先级(0~240,默认128) |
路径开销 |
设置路径开销(1-200000000) |
提交 |
保存配置 |
详细信息 |
显示生成树端口详细信息 |
返回 |
返回端口状态界面 |
点击“生成树->生成树端口->编辑->详细信息”,进入生成树端口详细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63生成树端口详细信息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4生成树端口详细信息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返回 |
返回端口状态界面 |
端口 |
实例号 |
角色 |
端口状态 |
状态 |
显示生成树的端口状态 |
路径开销 |
显示实例中端口内部路径开销 |
优先级 |
实例中端口内部优先级和端口号 |
类型 |
链路类型 |
端口信息 |
显示端口信息栏 |
4.10.5 MST域
MST域主界面
点击“生成树->MST域”,进入MST域界面,介绍修改域名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4-64MST域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5MST域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域名 |
指定交换机加入的MST域名 |
实例 |
显示配置在交换机上的MST实例号 |
VLAN |
显示映射到指定MST实例的VLAN号 |
应用 |
保存配置 |
添加 |
增加MSTP实例 |
删除 |
删除选中的实例 |
添加实例
点击“生成树->MST域->添加”,进入“添加实例”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65添加实例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6MST域添加实例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实例 |
配置实例,(1-4094) |
VLAN列表 |
配置VLAN,如: 2-5,7,9-11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MST域界面 |
删除实例
点击“生成树->MST 域”,勾选实例,点击删除,进入“生成树端口”删除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66删除实例
4.11 ERPS
4.11.1 概述
点击“配置->ERPS”,进入“ERPS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67ERPS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ERPS。ERPS(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以太环网保护切换协议)是ITU开发的一种环网保护协议,也称G.8032。它是一个专门应用于以太环网的链路层协议。它在以太环网完整时能够防止数据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而当以太环网上一条链路断开时能迅速恢复环网上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7ERPS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ERPS配置 |
配置ERPS |
ERPS状态 |
显示ERPS |
4.11.2 ERPS配置
ERPS配置概述
ERPS配置包括了配置ERPS模式、添加ERPS域、删除ERPS域、编辑ERPS域、显示ERPS域、新建ERPS环、修改ERPS环、删除ERPS环。
配置ERPS模式
点击“ERPS->ERPS 配置”,进入“ERPS 配置“配置ERPS模式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68配置ERPS模式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8ERPS配置模式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ERPS模式 |
显示ERPS工作模式,支持RRPP协议(修改配置后需要重启设备才生效) |
应用 |
保存设置 |
添加ERPS域
点击“ERPS->ERPS 配置->添加”,进入“ERPS 域配置“界面,此处不配置ERPS环,如下图所示。
图4-69添加ERPS域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59ERPS域配置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域ID |
设置ERPS域名号(1-255) |
域名称 |
设置ERPS域名(“ERPS域名字符应当是”0-9A-Za-z.-_“,首字符必须是字母,尾字符必须是字母或数字”) |
主VLAN |
设置ERPS主控VLAN(2-4094) |
子VLAN |
设置ERPS子控VLAN(2-4094) |
MSTP 实例 |
设置MSTP实例(0-4094) |
Hello 周期 |
设置Hello报文发送周期(1~150, 单位 100毫秒) |
Fail 周期 |
设置Fail报文发送周期(3~450, 单位 100毫秒) |
ERPS环 |
显示ERPS环列表信息 |
提交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ERPS配置界面 |
删除ERPS域
点击“ERPS->ERPS 配置”,进入“ERPS 配置“界面,勾选指定的ERPS域名,点击“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70删除ERPS域
编辑ERPS域
点击“ERPS->ERPS 配置->编辑”,进入“ERPS 域配置“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71编辑ERPS域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0ERPS域配置信息编辑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域ID |
设置ERPS域名号(1-255) |
域名称 |
设置ERPS域名(“ERPS域名字符应当是”0-9A-Za-z.-_“,首字符必须是字母,尾字符必须是字母或数字”) |
主VLAN |
设置ERPS主控VLAN(2-4094) |
子VLAN |
设置ERPS子控VLAN(2-4094) |
MSTP 实例 |
设置MSTP实例(0-4094) |
Hello 周期 |
设置Hello报文发送周期(1~150, 单位 100毫秒) |
Fail 周期 |
设置Fail报文发送周期(3~450, 单位 100毫秒) |
ERPS环 |
显示ERPS环列表信息 |
新建 |
新建ERPS环 |
修改 |
修改ERPS环 |
删除 |
删除ERPS环 |
提交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ERPS配置界面 |
显示ERPS域
点击“ERPS->ERPS 配置”,进入“ERPS 配置“显示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72显示ERPS域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1ERPS域配置信息显示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域ID |
设置ERPS域名号(1-255) |
域名称 |
设置ERPS域名(“ERPS域名字符应当是”0-9A-Za-z.-_“,首字符必须是字母,尾字符必须是字母或数字”) |
主控VLAN |
设置ERPS主控VLAN(2-4094) |
子控VLAN |
设置ERPS子控VLAN(2-4094) |
MSTP 实例 |
设置MSTP实例(0-4094) |
Hello 周期 |
设置Hello报文发送周期(1~150, 单位 100毫秒) |
Fail 周期 |
设置Fail报文发送周期(3~450, 单位 100毫秒) |
操作 |
编辑 |
新建ERPS环
点击“ERPS->ERPS 配置->编辑->新建”,进入“ERPS 环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73新建ERPS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2ERPS环配置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ERPS环 ID |
设置ERPS环 ID(1-255) |
ERPS环 级别 |
设置ERPS环是主环或子环 |
ERPS环 边缘模式 |
设置ERPS环边缘模式(None ,Edge,Assistant-edge) |
ERPS环 节点模式 |
设置ERPS环节点模式(Master,Transit,Vpls) |
ERPS环 主接口 |
选择ERPS环主接口(可选) |
ERPS环 副接口 |
选择ERPS环副接口(可选) |
ERPS环 VPLS接口 |
选择ERPS环VPLS接口(可选) |
ERPS环 边缘接口 |
选择ERPS环边缘接口 |
ERPS环 公共接口 |
选择ERPS环公共接口 |
ERPS环 SRPT |
使能或去使能SRPT信息转发 |
ERPS环 状态 |
使能或去使能ERPS环 |
提交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ERPS域配置编辑界面 |
修改ERPS环
点击“ERPS->ERPS 配置->编辑->修改”,进入“ERPS 环配置“修改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74修改ERPS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3ERPS环配置信息修改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ERPS环 ID |
显示ERPS环 ID(1-255) |
ERPS环 级别 |
显示ERPS环是主环或子环 |
ERPS环 边缘模式 |
显示ERPS环边缘模式(None ,Edge,Assistant-edge) |
ERPS环 节点模式 |
显示ERPS环节点模式(Master,Transit,Vpls) |
ERPS环 主接口 |
显示ERPS环主接口(可选) |
ERPS环 副接口 |
显示ERPS环副接口(可选) |
ERPS环 VPLS接口 |
显示ERPS环VPLS接口(可选) |
ERPS环 边缘接口 |
显示ERPS环边缘接口 |
ERPS环 公共接口 |
显示ERPS环公共接口 |
ERPS环 SRPT |
显示SRPT信息转发状态 |
ERPS环 状态 |
显示ERPS环功能状态 |
提交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ERPS域配置编辑界面 |
删除ERPS环
点击“ERPS->ERPS 配置->编辑”,进入“ERPS 环配置“修改界面,选择环,点击删除。
4.11.3 ERPS 状态
显示ERPS状态信息
点击“ERPS->ERPS 状态”,进入“ERPS 状态“信息界面,点击查看,如下图所示。
图4-75显示ERPS状态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4ERPS状态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ERPS域 |
显示ERPS域的域名信息 |
统计信息 |
显示ERPS域的统计信息 |
查看 |
查看选中的域信息 |
清除统计信息 |
清除ERPS域统计信息 |
4.12 POE
4.12.1 概述
本章节主要介绍如何查看与管理PoE的全局配置与端口配置。
4.12.2 全局配置
全局配置页面
点击“配置->POE->全局配置”,进入全局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76POE全局配置
如果版型不支持poe功能,则如下图所示
图4-77POE全局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5POE主页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PoE全局功能 |
PoE的全局功能使能或者禁用,默认使能全局poe |
非标PD检测 |
配置 PSE 对非标准 PD 的检测识别能力 |
系统保留功率 |
pse系统预留功率 |
告警阈值 |
供电报警阈值 |
最大供电功率 |
pse系统最大可用功率 |
应用 |
点击之后可配置按钮上方显示的所有功能 |
Power Limit Mode |
配置电源管理模式,基于Class分类 or Port端口限制功率 |
Power Policy |
配置动态or静态电源管理模式 |
AutoClass Power |
开启or关闭 Autoclass Power 功能 |
应用 |
点击之后可配置按钮上方显示的所有功能 |
4.12.3 端口配置
端口配置主界面
点击“配置->POE->端口配置“,进入“端口配置”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78端口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6端口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编辑 |
编辑选中端口下的poe配置 |
刷新 |
刷新端口配置 |
端口 |
端口的名称 |
PoE 通道 |
端口 PoE 通道 |
Enable Status |
端口 PoE 使能 |
供电状态 |
端口 PoE 供电状态 |
模式 |
端口模式 |
PD class |
端口 PD 分类 |
Priority |
端口优先级 |
电压 |
端口供电电压(mV) |
电流 |
端口供电电流(mA) |
温度 |
端口温度(degC) |
Limit Power |
端口最大功率(mW) |
消耗功率 |
端口消耗功率(mW |
可用功率 |
端口可用功率(mW) |
分配功率 |
端口分配功率(mW) |
操作 |
对该端口进行编辑 |
配置端口
点击“配置->POE->端口配置“,勾选对应端口的复选框点击“编辑”按钮,或者直接点击某一端口的“编辑”操作,进入“端口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79配置端口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7配置端口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 |
正在配置的端口名称 |
端口PoE功能 |
端口PoE的使能或禁用 |
模式 |
PoE的工作模式 |
最大供电功率 |
端口最大可用功率 |
供电优先级 |
端口PoE的优先级 |
非标PD检测 |
开启非标准PD探测供电功能 |
强制供电 |
端口PoE强制上电 |
AutoClass |
开启端口自动功率调节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端口配置”页面 |
返回 |
直接返回至“端口配置”页面 |
Action |
端口PoE的使能或禁用 |
Time Range Name |
时间段名称 |
添加 |
该端口下PoE的使能或禁用添加定时功能 |
删除 |
删除该端口下的定时配置 |
4.13 端口镜像
4.13.1 概述
本章介绍如何查看与配置端口镜像。
4.13.2 端口镜像配置
端口镜像配置主页面
点击“配置->端口镜像->端口镜像配置”,进入端口镜像配置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80端口镜像配置主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8端口镜像主页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添加 |
添加端口镜像 |
删除 |
删除端口镜像 |
刷新 |
刷新端口镜像的状态 |
会话ID |
会话标识符 |
类型 |
镜像目标类型 |
源端口TX |
镜像源端口发送消息是否复制给镜像目标 |
源端口RX |
镜像源端口接收消息是否复制给镜像目标 |
源端口Both |
镜像源端口接收和发送消息是否复制给镜像目标 |
源VLAN TX |
镜像源VLAN发送消息是否复制给镜像目标 |
源VLAN RX |
镜像源VLAN接收消息是否复制给镜像目标 |
源VLAN Both |
镜像源VLAN接收和发送消息是否复制给镜像目标 |
目的地 |
目标镜像端口 |
操作 |
配置该镜像会话 |
添加端口镜像
点击“配置->端口镜像->端口镜像配置”,进入“端口镜像配置”主页面,然后点击“添加”按钮,进入“添加端口镜像”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81添加端口镜像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69添加端口镜像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会话ID |
该端口镜像的标识符,最多同时支持三个端口镜像 |
源端口 |
镜像源端口 |
方向 |
需要复制到镜像目标的消息方向,“rx”、“tx”还是”both” |
源VLAN |
镜像源VLAN ID |
方向 |
需要复制到镜像目标的消息方向,“rx”、“tx”还是”both” |
目标类型 |
镜像目标类型,“本地”还是“远端” |
目标端口 |
目标端口的物理端口(可选)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端口镜像配置“主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端口镜像配置“主页面 |
删除端口镜像
点击“配置->端口镜像->端口镜像配置”,进入“端口镜像配置”主页面,然后选中需要删除的会话ID,并点击“删除”按钮,确认后即可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82删除端口镜像页面
端口镜像设置
点击“配置->端口镜像->端口镜像配置”,进入“端口镜像配置”主页面,点击需要配置的会话的“编辑”按钮,进入“镜像会话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83镜像会话设置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0镜像会话设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镜像会话信息栏 |
镜像会话的状态信息 |
镜像会话设置 |
设置镜像会话的状态 |
返回 |
返回至“端口镜像配置”主页面 |
添加/应用 |
保存对应栏的状态信息 |
删除 |
删除对应栏的状态信息 |
4.13.3 全局配置
点击“配置->端口镜像->全局配置”,进入“全局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页面,可以设置镜像目标端口能否进行正常业务转发。
4.13.4 远程镜像MAC Escape
远程镜像MAC Escape主界面
点击“配置->端口镜像->远程镜像MAC Escape”,进入“远程镜像MAC Escape“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84远程镜像MAC Escape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1镜像会话设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MAC地址 |
远端镜像需要过滤的MAC地址,点分十六进制(0.0.0) |
掩码地址 |
远端镜像需要过滤的掩码地址,点分十六进制(0.0.0) |
添加 |
添加一条远程镜像MAC Escape表项 |
删除 |
删除一条远程镜像MAC Escape表项 |
刷新 |
刷新远程镜像MAC Escape表项状态 |
添加远程镜像MAC Escape表项
点击“配置->端口镜像->远程镜像MAC Escape”,进入“远程镜像MAC Escape“页面,输入MAC地址与掩码地址,点击“添加”按钮,添加一条“远程镜像MAC Escape”表项。
删除远程镜像MAC Escape表项
点击“配置->端口镜像->远程镜像MAC Escape”,进入“远程镜像MAC Escape“页面,勾选需要删除的MAC地址表项,点击“删除”按钮并确定,即可删除。
4.14 组播
4.14.1 概述
点击“配置->组播”,进入“组播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85组播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组播。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2组播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IGMP Snooping功能 |
设置IGMP Snooping |
IGMP Snooping信息 |
显示IGMP Snooping |
4.14.2 IGMP Snooping功能
IGMP Snooping 功能主界面
组播配置功能包括了IGMP Snooping全局配置和IGMP Snooping VLAN 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3组播配置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IGMP Snooping全局 |
添加IGMP Snooping全局配置 |
IGMP Snooping VLAN |
添加IGMP Snooping VLAN 配置 |
添加 IGMP Snooping 全局配置
点击“组播->IGMP Snooping 功能”,进入“IGMP Snooping 全局“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86添加 IGMP Snooping 全局配置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4IGMP Snooping 全局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IGMP Snooping功能 |
设置IGMP Snooping全局状态(可选) |
最大成员数 |
设置IGMP Snooping全局最大成员数(1-2048,默认 2048) |
TCN查询次数 |
设置IGMP SnoopingTCN查询次数(1-10,默认 2) |
TCN查询间隔 |
设置IGMP SnoopingTCN查询间隔(1-255,默认10)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IGMP Snooping 信息”界面 |
添加 IGMP Snooping Vlan配置
点击“组播->IGMP Snooping 功能”,进入“IGMP Snooping Vlan ”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87添加 IGMP Snooping Vlan配置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5IGMP Snooping Vlan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VLAN模式 |
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模式(可选) |
Vlan ID |
在单个Vlan模式上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id(1-4094) |
IGMP Snooping功能 |
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状态(启用或关闭) |
丢弃未知包 |
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丢弃未知包状态(启用或关闭) |
报告抑制 |
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报告抑制状态(启用或关闭) |
快速离开 |
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快速离开状态(启用或关闭) |
版本 |
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版本(1-3,默认2) |
成员查询间隔 |
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最后一个成员查询间隔(1000-25500,默认1000) |
查询器源地址 |
设置IGMP Snooping全局查询器源地址(默认0.0.0.0)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并返回至“IGMP Snooping 信息”界面 |
4.14.3 IGMP Snooping 信息
IGMP Snooping 信息主界面
点击“组播->IGMP Snooping 信息”,进入“IGMP Snooping 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88IGMP Snooping 信息主界面
IGMP Snooping信息界面包括了IGMP Snooping全局配置信息页面、IGMP Snooping VLAN 信息页面和IGMP Snooping组信息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6IGMP Snooping信息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IGMP Snooping全局配置 |
显示IGMP Snooping全局配置 |
IGMP Snooping Vlan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
IGMP Snooping组 |
显示IGMP Snooping组 |
显示 IGMP Snooping 全局配置
点击“组播->IGMP Snooping 信息”,进入“IGMP Snooping全局配置 ”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89显示 IGMP Snooping 全局配置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7IGMP Snooping 全局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IGMP Snooping功能 |
显示IGMP Snooping全局状态 |
最大成员数 |
显示IGMP Snooping全局最大成员数 |
TCN查询次数 |
显示IGMP SnoopingTCN查询次数 |
TCN查询间隔 |
显示IGMP SnoopingTCN查询间隔 |
查询器全局源地址 |
显示IGMP Snooping查询器全局源地址 |
显示 IGMP Snooping Vlan
点击“组播->IGMP Snooping 信息”,进入“IGMP Snooping Vlan ”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90显示 IGMP Snooping Vlan 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8IGMP Snooping Vlan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Vlan ID |
显示在单个Vlan模式上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id |
IGMP Snooping功能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状态 |
丢弃未知包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丢弃未知包状态 |
报告抑制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报告抑制状态 |
快速离开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快速离开状态 |
版本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版本 |
查询器源地址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查询器源地址 |
查询器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查询器使能状态 |
成员查询间隔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最后一个成员查询间隔 |
操作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表,并且可以编辑 |
点击“编辑”,进入“IGMP Snooping Vlan ”信息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91“IGMP Snooping Vlan”信息编辑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79IGMP Snooping Vlan 编辑界面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Vlan ID |
显示在单个Vlan模式上设置IGMP Snooping Vlan id |
IGMP Snooping功能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状态(启用或关闭) |
丢弃未知包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丢弃未知包状态(启用或关闭) |
报告抑制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报告抑制状态(启用或关闭) |
快速离开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快速离开状态(启用或关闭) |
版本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版本(1-3, 默认2) |
成员查询间隔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最后一个成员查询间隔(1000-25500, 默认1000) |
查询器源地址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查询器当前源地址 |
查询器 |
显示IGMP Snooping Vlan 查询器当前使能状态 |
应用 |
保存配置,并返回IGMP Snooping Vlan信息界面 |
返回 |
返回IGMP Snooping Vlan信息界面 |
显示 IGMP Snooping 组
点击“组播->IGMP Snooping 信息”,进入“IGMP Snooping 组”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92显示 IGMP Snooping组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0IGMP Snooping 组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VLAN |
显示加入IGMP snooping 组的Vlan ID |
端口 |
显示加入IGMP snooping 组的Vlan 成员端口 |
组地址 |
显示IGMP snooping 组地址 |
到期时间 |
显示IGMP snooping 组表项的到期时间 |
4.15 资源
4.15.1 概述
本章介绍如何查看与配置时间段。
4.15.2 时间段
时间段主页面
点击“配置->资源->时间段”,进入时间段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93时间段主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1时间段主页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添加 |
添加时间段 |
删除 |
删除时间段 |
刷新 |
刷新时间段 |
名称 |
时间段名称 |
时间段 |
时间段 |
操作 |
配置该时间段 |
添加时间段
点击“配置->资源->时间段”,进入“时间段”主页面,然后点击“添加”按钮,进入“时间段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94时间段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2添加时间段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名称 |
时间段名称 |
绝对时间/开始时间 |
配置绝对时间的开始时间 |
绝对时间/结束时间 |
配置绝对时间的结束时间 |
添加 |
把选择的时间放到下方表格中显示 |
周期时间/开始时间 |
配置周期时间的开始时间(周一至周日) |
周期时间/结束时间 |
配置周期时间的结束时间(周一至周日) |
添加 |
把选择的时间放到下方表格中显示 |
周期时间/开始时间 |
配置周期时间的开始时间(daily,weekdays,weekend) |
周期时间/结束时间 |
配置周期时间的结束时间 |
添加 |
把选择的时间放到下方表格中显示 |
Delete |
删除表格中配置 |
应用 |
保存本次表格中显示的配置,并返回至‘时间段“主页面 |
返回 |
返回至‘时间段“主页面 |
删除时间段
点击“配置->资源->时间段”,进入“时间段”主页面,然后选中需要删除的Time-Range 名称,并点击“删除”按钮,确认后即可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95删除时间段
时间段配置
点击“配置->资源->时间段”,进入“时间段”主页面,点击需要配置的时间段的“编辑”按钮,进入“时间段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4-96时间段配置页面
4.16 堆叠
4.16.1 概述
非堆叠页面
点击“配置->堆叠”,进入“堆叠”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97堆叠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堆叠。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3堆叠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全局配置 |
设置和显示堆叠的全局配置 |
堆叠基本配置 |
设置和显示堆叠Slot的相关配置 |
堆叠端口配置 |
设置和显示堆叠端口的相关配置 |
堆叠页面
点击“配置->堆叠”,进入“堆叠”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98堆叠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堆叠。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4堆叠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全局配置 |
设置和显示堆叠的全局配置 |
堆叠基本配置 |
设置和显示堆叠Slot的相关配置 |
堆叠端口配置 |
设置和显示堆叠端口的相关配置 |
堆叠状态信息 |
显示堆叠环境的相关信息 |
堆叠双主配置 |
设置和显示堆叠双主的相关配置 |
4.16.2 堆叠全局配置
非堆叠页面
点击“配置->堆叠”,进入“堆叠全局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99堆叠全局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5堆叠全局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状态 |
使能或去使能stacking功能 |
堆叠编号 |
设置和显示堆叠编号 |
堆叠页面
1.堆叠全局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进入“堆叠全局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00堆叠全局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6堆叠全局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状态 |
使能或去使能stacking功能 |
堆叠编号 |
设置和显示堆叠编号 |
MAC切换延时 |
设置和显示堆叠MAC切换延时或者不延时 |
延时时间 |
设置和显示堆叠MAC切换延时的具体时间 |
MAC地址 |
设置和显示堆叠MAC地址 |
2.堆叠释放
点击“配置->堆叠”,进入“堆叠释放”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01堆叠释放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7堆叠释放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释放Slot ID |
释放的slot id |
4.16.3 堆叠基本配置
显示堆叠基本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基本配置”,进入“堆叠基本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02堆叠基本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8堆叠基本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编号 |
设备的Slot 编号 |
域编号 |
堆叠域编号 |
优先级 |
堆叠优先级,值越大优先级越高 |
协商延时 |
堆叠竞争延迟时长 |
描述 |
堆叠描述 |
添加堆叠基本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基本配置->添加”,进入“添加Slot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03添加Slot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89堆叠基本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编号 |
设备的Slot 编号 |
域编号 |
堆叠域编号 |
优先级 |
堆叠优先级,值越大优先级越高 |
协商延时 |
堆叠竞争延迟时长 |
描述 |
堆叠描述 |
编辑堆叠基本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基本配置”,再点击“编辑”按钮,进入“Slot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04Slot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0堆叠基本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编号 |
设备的Slot 编号 |
域编号 |
堆叠域编号 |
优先级 |
堆叠优先级,值越大优先级越高 |
协商延时 |
堆叠竞争延迟时长 |
描述 |
堆叠描述 |
删除堆叠基本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基本配置”,进入“堆叠基本配置”界面,勾选需要删除的配置,点击“删除”按钮,并点击“确定”, 完成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105删除堆叠基本配置
4.16.4 堆叠端口配置
显示堆叠端口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端口配置”,进入“堆叠端口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06堆叠端口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1堆叠端口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口 |
堆叠口名字 |
堆叠成员口数量 |
堆叠成员口数量 |
堆叠成员口 |
堆叠成员口名字 |
添加堆叠端口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端口配置->添加”,进入“堆叠端口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07堆叠端口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2堆叠端口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口 |
堆叠口名字 |
堆叠成员口 |
堆叠成员口名字 |
编辑堆叠端口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端口配置”,再点击“编辑”按钮,进入“Stack端口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08Stack端口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3堆叠端口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口 |
堆叠口名字 |
堆叠成员口 |
堆叠成员口名字 |
删除堆叠端口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端口配置”,进入“堆叠端口配置”界面,勾选需要删除的配置,点击“删除”按钮,并点击“确定”, 完成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109删除堆叠端口配置
4.16.5 堆叠状态信息
堆叠状态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状态信息”,进入“堆叠状态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10堆叠状态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4堆叠状态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编号 |
堆叠编号 |
堆叠成员角色 |
堆叠成员角色 |
堆叠成员版型 |
堆叠成员版型 |
堆叠成员MAC |
堆叠成员MAC |
堆叠成员状态 |
堆叠成员状态 |
堆叠成员描述 |
堆叠成员描述 |
堆叠链路状态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状态信息”,进入“堆叠状态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11堆叠链路状态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5堆叠链路状态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口 |
堆叠口名字 |
堆叠口状态 |
堆叠口Up down 状态 |
成员口 |
堆叠成员口名字 |
成员口状态 |
堆叠成员口Up down 状态 |
堆叠拓扑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状态信息”,进入“堆叠状态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12堆叠拓扑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6堆叠拓扑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编号 |
堆叠编号 |
堆叠口 |
堆叠口名字 |
远端堆叠编号 |
远端堆叠编号 |
4.16.6 堆叠双主配置
双主备份IP地址
1.显示备份IP地址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进入“双主备份IP”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13双主备份IP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7双主备份IP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编号 |
堆叠编号 |
备份地址 |
备份地址 |
2.添加备份IP地址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添加”,进入“双主备份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14双主备份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8双主备份IP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编号 |
堆叠编号 |
备份地址 |
备份地址 |
3.编辑备份IP地址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再点击“编辑”按钮,进入“双主备份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15双主备份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99双主备份IP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堆叠编号 |
堆叠编号 |
备份地址 |
备份地址 |
4.删除备份IP地址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进入“双主备份IP”界面,勾选需要删除的配置,点击“删除”按钮,并点击“确定”, 完成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116删除双主备份IP
双主检测配置
1.显示双主检测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进入“双主检测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17双主检测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00双主检测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名 |
端口名称 |
模式 |
双主检测模式 |
2.添加双主检测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添加”,进入“双主检测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18双主检测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4-101双主检测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端口名 |
端口名称 |
模式 |
双主检测模式 |
3.删除双主检测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进入“双主检测配置”界面,勾选需要删除的配置,点击“删除”按钮,并点击“确定”, 完成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4-119删除双主检测配置
双主端口保留
1.显示端口保留配置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进入“双主端口保留”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20双主端口保留
2.修改双主端口保留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再点击“修改”按钮,进入“修改双主端口保留”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4-121修改双主端口保留
双主端口恢复
点击“配置->堆叠->堆叠双主检测”,再点击“恢复”按钮,然后点击“恢复”,如下图所示。
图4-122双主端口恢复
5 维护配置指导
5.1 重启/保存
5.1.1 概述
非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重启/保存”,进入“重启/保存”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重启/保存”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重启/保存。如果你想重启交换机或者保存当前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Reboot/Save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保存配置 |
保存当前配置 |
重启交换机 |
重启前保存当前配置 |
恢复出厂配置 |
恢复交换机出厂设置 |
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重启/保存”,进入“重启/保存”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2“重启/保存”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重启/保存。如果你想重启交换机或者保存当前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Reboot/Save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保存配置 |
保存当前配置 |
重启交换机 |
重启前保存当前配置,包含槽位编号 |
恢复出厂配置 |
恢复交换机出厂设置,包含槽位编号 |
5.1.2 保存配置
点击“维护->重启/保存”,进入“重启/保存”主界面,点击保存,如下图所示。
图5-3保存配置
5.1.3 重启交换机
非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重启/保存”,进入“重启/保存”主界面,点击重启,如下图所示。
图5-4重启交换机
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重启/保存”,进入“重启/保存”主界面,点击重启,如下图所示。
图5-5重启交换机
5.1.4 恢复出厂配置
非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重启/保存”,进入“重启/保存”主界面,点击恢复,如下图所示。
图5-6恢复出厂配置
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重启/保存”,进入“重启/保存”主界面,点击恢复,如下图所示。
图5-7恢复出厂配置
5.2 系统配置
5.2.1 概述
点击“维护->系统配置”,进入“系统配置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8“系统配置”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系统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3系统配置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基础设置 |
配置基础设置 |
温度阈值 |
配置温度阈值 |
基本信息 |
配置基本信息 |
时间日期 |
配置时间日期 |
时区 |
配置时区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 |
5.2.2 基础设置
点击“维护->系统配置”,进入“系统配置 ”基础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9基础设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4系统配置基础设置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管理地址 |
管理交换机的接口IP |
掩码 |
定位管理IP网络位(可选) |
默认网关 |
默认路由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 |
5.2.3 温度阈值
点击“维护->系统配置”,进入“系统配置 ”温度阈值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0温度阈值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5系统配置温度阈值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温度阈值 |
设置温度的阈值(默认值: 5/65/80 , 单位:摄氏度)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 |
5.2.4 基本信息
点击“维护->系统配置”,进入“系统配置 ”基本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1基本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6系统配置基本信息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设备名 |
交换机主机名(1-60字符) |
联系 |
如何连接交换机,通过管理IP或者其他信息访问交换机(1-255字符) |
位置 |
交换机所在位置(1-255字符)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 |
5.2.5 时间日期
点击“维护->系统配置”,进入“系统配置 ”时间日期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2时间日期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7系统配置时间日期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时间日期 |
设置时间日期((时:分:秒 月/日/年))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 |
5.2.6 时区
点击“维护->系统配置”,进入“系统配置 ”时区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3时区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8系统配置时区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时区 |
时间区域 (3-32字符) |
偏移 |
偏移值取决于设置的时区和GMT(可选) |
应用 |
保存本次配置 |
5.3 加载配置
5.3.1 概述
点击“维护->加载配置”,进入“加载配置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4“加载配置”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加载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9加载配置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加载 |
加载选中配置 |
刷新 |
刷新界面 |
下载 |
下载配置 |
5.3.2 加载
点击“维护->加载配置->加载”,进入“加载配置 ”加载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5加载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0加载配置加载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文件名 |
显示配置文件名 |
时间 |
显示配置文件最近一次修改时间 |
大小 |
显示配置文件大小 |
操作 |
显示配置文件可以下载 |
5.3.3 刷新
点击“维护->加载配置->刷新”,进入“加载配置 ”界面,刷新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6刷新
5.3.4 下载
点击“维护->加载配置->下载”,进入“加载配置 ”下载界面,可以下载配置存储到电脑磁盘或者移动存储设备作为备份文件,同时也能够查看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5-17下载
5.4 文件管理
5.4.1 概述
非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文件管理”,进入“文件管理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8“文件管理”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文件信息。
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文件管理”,进入“文件管理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19“文件管理”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文件信息。
5.4.2 内存使用
非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文件管理”,进入“文件管理 ”内存使用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20内存使用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1文件管理内存使用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flash: |
系统根目录下的flash目录 |
flash:/boot |
系统根目录下的flash:/boot目录 |
堆叠页面
点击“维护->文件管理”,进入“文件管理 ”内存使用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21内存使用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2文件管理内存使用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slot1#flash: |
slot1系统根目录下的flash目录 |
slot1#flash:/boot |
slot1系统根目录下的flash:/boot目录 |
5.4.3 上传文件
点击“维护->文件管理”,进入“文件管理 ”上传文件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22上传文件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3文件管理上传文件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选择文件 |
选择本地上传的文件 |
上传文件 |
将选中的文件上传交换机 |
上传映像 |
将选中的文件作为启动映像上传交换机 |
升级Web Image |
将选中的文件作为启动web映像上传交换机 |
5.4.4 删除文件
点击“维护->文件管理”,进入“文件管理 ”删除文件界面,点击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5-23删除文件
5.4.5 刷新页面
点击“维护->文件管理”,进入“文件管理 ”刷新界面,点击刷新,如下图所示。
图5-24刷新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4文件管理刷新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文件 |
系统名称 |
目录 |
系统文件所在位置 |
大小 |
系统文件大小字节数 |
应用 |
系统文件的描述 |
操作 |
文件操作,包括Use Image, Backup Config, Use Config; 分别是设置为下一次的启动映像,备份配置,设置为下一次启动配置。 |
5.4.6 下载文件
点击“维护->文件管理”,进入“文件管理 ”下载文件界面,点击下载,如下图所示。
图5-25下载文件
5.5 日志管理
5.5.1 概述
点击“维护->日志管理”,进入“日志管理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26“日志管理”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日志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5日志管理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查询 |
查询日志 |
刷新 |
刷新界面 |
清除 |
清除全部日志 |
5.5.2 查询日志
点击“维护->日志管理”,进入“日志管理 ”查询界面,选择级别或者模块,点击查询如下图所示。
图5-27查询日志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6日志管理查询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级别 |
显示查询指定级别的日志(可选) |
模块 |
显示查询指定级别的模块(可选) |
5.5.3 刷新界面
点击“维护->日志管理”,进入“日志管理 ”刷新界面,点击刷新,如下图所示。
图5-28刷新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7日志管理刷新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时间 |
显示日志生成时间 |
模块 |
显示日志生成模块名 |
级别 |
显示日志级别 |
内容 |
显示日志内容 |
5.5.4 清除日志
点击“维护->日志管理”,进入“日志管理 ”清除界面,点击清除,如下图所示。
图5-29清除日志
5.6 SNMP配置
5.6.1 概述
点击“维护->SNMP配置”,进入“SNMP配置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30“SNMP配置”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SNMP信息。SNMPv1和SNMPv2 使用团体名认证。团体是基本的安全机制。当SNMP网络管理员访问SNMP管理代理时采用认证机制。团体名不同的SNMP包会被丢弃。SNMP团体名由字符串组成。不同的团体有只读和读写模式。只读模式的团体只能查询设备信息,读写模式的团体还能配置设备。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8SNMP配置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应用 |
设置SNMP基本配置 |
添加 |
设置SNMP组团配置 |
删除 |
删除SNMP配置 |
5.6.2 基础配置
点击“维护->SNMP配置”,进入“SNMP配置 ”基础配置界面,点击应用,如下图所示。
图5-31基础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19SNMP配置基础配置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SNMP状态 |
设置SNMP状态,包括启用,关闭(默认关闭) |
SNMP版本 |
设置使能的SNMP版本,包括全部,版本1,版本2,版本3 |
5.6.3 组团配置
点击“维护->SNMP配置”,进入“SNMP配置 ”组团配置界面,点击添加,如下图所示。
图5-32组团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0SNMP配置组团配置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团体名称 |
设置团体名称(不包含 ? | > ” ’ \ 和空格,长度为[1-128)) |
访问方式 |
设置访问模式,包括了只读和读写 |
5.6.4 删除配置
点击“维护->SNMP配置”,进入“SNMP配置 ”删除界面,点击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5-33删除团体名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1SNMP配置删除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团体名称 |
设置团体名称(不包含 ? | > ” ’ \ 和空格,长度为[1-128)) |
访问方式 |
设置访问模式,包括了只读和读写 |
删除 |
删除团体配置 |
5.7 SNMP Trap 配置
5.7.1 概述
点击“维护->SNMP Trap 配置”,进入“SNMP Trap 配置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34“SNMP Trap 配置”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SNMP Trap 信息。Trap 是代理进程向管理站发送异步报告的机制。为了让管理站能够及时高效并且以不会急剧增加网络通信负担的方式监控被管设备,必须使用trap。如有必要,代理进程应当向管理站报告异常事件。管理站收到异常事件报告后,会询问相关的代理进程,从而获取更多特殊信息来进一步分析事件的原因。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2SNMP Trap 配置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应用 |
SNMP Trap 使能 |
新建 |
Trap 目标主机配置 |
刷新 |
刷新Trap 配置 |
删除 |
删除Trap 配置 |
5.7.2 SNMP Trap使能
点击“维护->SNMP Trap 配置”,进入“SNMP Trap 配置 ”使能界面,点击应用,如下图所示。
图5-35使能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3SNMP Trap 配置使能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Coldstart Trap |
Coldstart Trap是指断电重启 |
Linkup Trap |
Linkup Trap指发送实体发现代理的一个通信链路连接建立 |
System Trap |
System Trap指协议发现系统错误 |
Warmstart Trap |
Warmstart Trap是指手动重启 |
Linkdown Trap |
Linkdown Trap指发送实体发现代理的一个通信链路连接失败 |
Loopback-detect Trap |
Loopback-detect Trap 指协议发现链路存在环 |
5.7.3 Trap 目标主机配置
点击“维护->SNMP Trap 配置”,进入“SNMP Trap 配置 ”目标主机配置界面,点击新建,如下图所示。
图5-36目标主机配置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4SNMP Trap 配置目标主机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目标地址 |
目的服务地址,IPv4或者IPv6格式(IPv4或者IPv6地址, 例如1.1.1.1) |
团体名称 |
SNMP 团体名称(不包含 ? | > ” ’ \ 和空格,字符长度为 [1-128)) |
UDP端口 |
目的服务UDP端口号(0~65535, 默认162) |
VRF ID |
mgmt-if代表通过管理端口转发,default vrf代表通过带内口转发 |
5.7.4 刷新Trap配置
点击“维护->SNMP Trap 配置”,进入“SNMP Trap 配置 ”刷新配置界面,点击刷新,如下图所示。
图5-37刷新配置
5.7.5 删除Trap配置
点击“维护->SNMP Trap 配置”,进入“SNMP Trap 配置 ”删除配置界面,点击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5-38删除配置
5.8 蠕虫攻击防护
5.8.1 概述
点击“维护->蠕虫攻击防护”,进入“蠕虫攻击防护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39“蠕虫攻击防护”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蠕虫攻击防护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5蠕虫攻击防护配置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新建 |
增加蠕虫防护规则 |
删除 |
删除蠕虫防护规则 |
清除统计 |
清除防御攻击包的统计数目 |
刷新 |
刷新页面 |
操作 |
编辑 |
状态 |
使能选中的规则 |
5.8.2 增加蠕虫防护规则
点击“维护->蠕虫攻击防护”,点击新建,进入“蠕虫攻击防护 ”规则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40规则配置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6规则配置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名称 |
显示蠕虫攻击防护规则名字(以字母开头,只能包含[0-9a-zA-Z.-_],字符长度为1-20) |
协议类型 |
保护此类型的协议信息(可选) |
目的端口 |
显示蠕虫攻击的目的端口(1-65535) |
启用 |
保护规则是否使能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蠕虫攻击防护界面 |
5.8.3 删除蠕虫防护规则
点击“维护->蠕虫攻击防护”,选择信息,点击删除,进入“蠕虫攻击防护 ”删除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41删除蠕虫防护规则
5.8.4 清除统计
点击“维护->蠕虫攻击防护”,选择信息,点击清除统计,进入“蠕虫攻击防护 ”清除统计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42清除统计
5.8.5 刷新页面
点击“维护->蠕虫攻击防护”,点击刷新,进入“蠕虫攻击防护 ”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43刷新页面
5.8.6 编辑规则
点击“维护->蠕虫攻击防护”,点击编辑,进入“蠕虫攻击防护 ”规则配置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44编辑规则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7规则配置编辑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名称 |
配置蠕虫攻击防护规则名字(以字母开头,只能包含[0-9a-zA-Z.-_],字符长度为1-20) |
协议类型 |
显示协议消息的类型(可选) |
目的端口 |
显示蠕虫攻击的目的端口(1-65535) |
启用 |
保护规则是否使能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蠕虫攻击防护界面 |
5.8.7 使能规则
点击“维护->蠕虫攻击防护”,点击选中规则的状态,进入“蠕虫攻击防护 ”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45使能规则
5.9 DDos攻击防护
点击“维护->DDoS攻击防护”,进入“DDoS攻击防护 ”主界面,选择防护,输入值,点击应用,如下图所示。
图5-46DDoS攻击防护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DDoS 攻击防护信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不同位置的多个攻击者同时攻击一台或多台主机,或者一个攻击者控制多台位于不同地方的机器,使用这些机器对受害者同时进行攻击。因为攻击的地点在不同的地方,所以这种类型的攻击被称为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为了抵挡DDoS攻击,需要设置DDoS防御。DDoS防御设置能根据不同的攻击类型限制DDoS攻击。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8DDoS攻击防护配置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ICMP Flooding 防护 |
防护ICMP Flooding 攻击(0-1000)/pps |
UDP Flooding 防护 |
防护UDP Flooding 攻击(0-1000)/pps |
SYN Flooding 防护 |
防护SYN Flooding 攻击(0-1000)/pps |
小包攻击防护 |
防护小包攻击(28-65535)/bytes |
Smurf 攻击防护 |
防护Smurf攻击 |
Fraggle 攻击防护 |
防护Fraggle攻击 |
MAC地址相等防护 |
防护MAC地址相等攻击 |
IP地址相等防护 |
防护ICMP Flooding 攻击 |
应用 |
保存配置,并刷新界面 |
5.10 ARP攻击防护
点击“维护->ARP 攻击防护”,进入“ARP 攻击防护 ”主界面,选择防护,输入值,点击应用,如下图所示。
图5-47ARP攻击防护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ARP 攻击防护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29ARP 攻击防护配置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Arp防护 |
设置Arp防护,(0-1000000;配置为0会导致交换机不再学习动态ARP) |
pps |
每秒包数目 |
5.11 当前会话
5.11.1 概述
点击“维护->当前会话”,进入“当前会话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48当前会话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当前会话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30当前会话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删除 |
删除会话 |
刷新 |
刷新页面 |
5.11.2 删除会话
点击“维护->当前会话”,进入“当前会话 ”主界面,选择会话,点击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5-49删除会话
5.11.3 刷新页面
点击“维护->当前会话”,进入“当前会话 ”主界面,点击刷新,如下图所示。
图5-50刷新页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31当前会话刷新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用户名 |
显示用户名 |
会话 |
显示会话号 |
超时时间 |
显示超时时间 |
客户端IP |
显示客户端IP |
5.12 用户管理
5.12.1 概述
点击“维护->用户管理”,进入“用户管理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51“用户管理”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用户信息。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32用户管理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添加 |
添加用户 |
删除 |
删除用户 |
刷新 |
刷新界面 |
编辑 |
编辑用户 |
5.12.2 增加用户
点击“维护->用户管理->添加”,进入“用户管理 ”添加/修改用户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52添加/修改用户界面
用户权限等级:
(1)用户权限等级1:可以执行诸如网络诊断的命令。包括了ping,tracert,和telnet等命令。此层次的命令执行结果不会保存到配置文件。
(2)用户权限等级2:可以执行系统维护,业务故障诊断和其他功能。包括了debug和terminal命令。此层次的命令执行结果不会保存到配置文件。
(3)用户权限等级3:可以执行服务配置命令,包括诸如路由的网络级命令,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4)用户权限等级4:最高级别,可以运行所有命令: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系统支持模块的功能有关的命令。这些命令支持网络业务。包括了文件系统,FTP,TFTP,XModen 下载,用户管理命令,等级设置命令等。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33用户管理添加/修改用户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用户名 |
设置用户名(以字母开头,只能包含[0-9a-zA-Z.-_],字符长度为[1,32)) |
密码 |
设置密码 |
确认密码 |
再次输入密码 |
权限等级 |
用户权限等级(1-4)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用户管理界面 |
5.12.3 删除用户
点击“维护->用户管理->删除”,进入“用户管理 ”删除用户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53删除用户
5.12.4 刷新界面
点击“维护->用户管理”,进入“用户管理 ”界面,点击刷新,如下图所示。
图5-54刷新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34用户管理刷新用户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用户名 |
显示用户名(以字母开头,只能包含[0-9a-zA-Z.-_],字符长度为[1,32)) |
权限等级 |
显示用户权限等级(1-4) |
密码 |
显示密码 |
操作 |
编辑 |
5.12.5 编辑用户
点击“维护->用户管理->编辑”,进入“用户管理 ”修改用户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5-55修改用户界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5-35用户管理修改用户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用户名 |
显示用户名(以字母开头,只能包含[0-9a-zA-Z.-_],字符长度为[1,32)) |
密码 |
设置密码 |
确认密码 |
再次输入密码 |
权限等级 |
用户权限等级(1-4)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用户管理界面 |
6 网络与工具配置指导
6.1 IP 路由
6.1.1 概述
点击“网络->IP 路由”,进入“IP 路由 ”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6-1“IP 路由”主界面
本章节介绍如何查看和配置IP 静态路由。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6-1IP 路由主界面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IPv4路由表 |
显示路由信息 |
IPv4静态路由信息 |
显示静态路由信息 |
6.1.2 IPv4 路由表
点击“网络->IP 路由->IPv4 路由表”,进入“IP 路由表 ”界面,选择协议类型,点击查询,如下图所示。
图6-2IPv4 路由表查询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6-2IPv4 路由表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协议类型 |
选择一种协议(全部 BGP Direct OSPF RIP Static) |
目的IP地址 |
显示路由目的IP 地址 |
目的IP掩码 |
显示目的IP地址掩码 |
协议类型 |
显示路由种类 |
下一跳 |
显示路由的下一跳 |
出端口 |
显示路由的出端口 |
查询 |
根据协议类型查询路由表项 |
6.1.3 IPv4 静态路由信息
新建IP静态路由
点击“网络->IP 路由->IPv4 静态路由信息”,进入“IP 静态路由信息 ”界面,点击新建,如下图所示。
图6-3新建IP静态路由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6-3新建静态路由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目的IP地址 |
配置路由目的IP 地址(0.0.0.0) |
目的IP掩码 |
配置目的IP地址掩码(可选) |
下一跳 |
配置路由的下一跳 |
路由距离 |
配置路由的跳数(1~255, 默认 1)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IPv4静态路由信息界面 |
删除IP静态路由
点击“网络->IP 路由->IPv4 静态路由信息”,进入“IPv4 静态路由信息 ”界面,选择路由表项,点击删除,如下图所示。
图6-4删除IP静态路由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6-4删除静态路由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目的IP地址 |
显示路由目的IP 地址 |
目的IP掩码 |
显示目的IP地址掩码 |
下一跳 |
显示路由的下一跳 |
路由距离 |
显示路由的跳数 |
操作 |
编辑 |
修改IP静态路由
点击“网络->IP 路由->IPv4 静态路由信息”,进入“IPv4 静态路由信息 ”界面,选择路由表项,点击编辑,如下图所示。
图6-5修改IP静态路由
参数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6-5编辑静态路由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目的IP地址 |
显示路由目的IP 地址(0.0.0.0) |
目的IP掩码 |
显示目的IP地址掩码 |
下一跳 |
配置路由的下一跳 |
路由距离 |
配置路由的跳数(1~255, 默认 1) |
应用 |
保存配置 |
返回 |
返回IPv4静态路由信息界面 |
6.2 Ping
6.2.1 概述
本章介绍Ping命令的使用。
用户可以利用诊断工具去检测和分析网络中的错误信息。
6.2.2 使用Ping命令
点击“网络->Ping”,进入“Ping”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6-6Ping命令页面
选择VRF ID(管理vrf或默认vrf)以及输入目标IP地址,然后点击“Ping”按钮,进行Ping命令的使用,如下图所示。
图6-7Ping使用命令页面
6.3 Traceroute
6.3.1 概述
本章介绍Traceroute命令的使用。
“Tracert” 是一个用来确定IP通向目标地址的路由过程。“Tracert” 通过发送ICMP错误报文,改变其TTL值来确定一台主机达到另一台主机路由路径。
6.3.2 使用Traceroute命令
点击“网络->Traceroute”,进入“Traceroute 参数”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6-8Traceroute命令页面
选择VRF ID(管理VRF或默认VRF)以及输入目标IP地址,然后点击“Traceroute”按钮,进行“Traceroute”命令的使用,如下图所示。
图6-9Traceroute使用命令页面
6.4 虚拟电缆检测
6.4.1 概述
本章介绍如何利用虚拟线缆检测工具去检测线缆状态。
进入虚拟电缆监测页面
点击“网络->虚拟电缆检测”,进入“虚拟电缆检测”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6-10虚拟电缆检测页面
虚拟电缆检测
在“虚拟电缆检测”页面,选取需要检测的“目标端口”,点击“检测”按钮,等待几秒钟,出现线缆的状态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6-11虚拟电缆检测
只有状态为UP的电口支持虚拟电缆检测,否则会如下图所示。
图6-12虚拟电缆测试无电口连接